xxxx年医疗器械市场综合预测发展分析(pdf 117页)(1)
《xxxx年医疗器械市场综合预测发展分析(pdf 117页)(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年医疗器械市场综合预测发展分析(pdf 117页)(1)(117页珍藏版)》请在素问文库上搜索。
1、中国机电工业市场评估报告系列 医疗器械市场 中国机电数据网 http:/ 成就你我,我们用数据说话! TEL:010-51667252 1512010 年医疗器械市场综合预测及展 望 第一节、影响 2008 年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2006 年以来,针对经济中出现的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 以及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不断恶化的情况,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断推进 改革开放,国民经济继续呈现出经济增长较快、经济效益较好、价格水平较低的良好态势,经济 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的环境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的势头进一步趋好。2007 年是 党的十七大召开
2、的一年,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我国经济将继续 保持持续、平稳、较快的增长并呈现十大趋势。 一、现实经济低于潜在经济增长水平,GDP 有望增长 9.5%左右 从潜在经济增长能力看,一个经济体的经济潜在增长水平是由自然资源、资本积累、劳动力 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以及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决定的。 从决定潜力经济增 长的几个因素看,近几年,随着投资的大幅度增加,我国资本积累的速度快速增长,资本存量的 增长速度由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 11.5%提高到 12.8%左右,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接近改革开 放以来年均 3%的水平,国内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3、,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明显 缓解,支持经济增长的供给能力更加宽松,潜在生产能力在 10.5%左右,高于改革开放 28 年来 潜在增长率 9.5%左右的平均水平。 从现实经济增长因素看,2007 年,国际国内的环境仍然有利于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首 先,虽然国际石油价格继续高位波动,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趋紧,世界经济增速会有所 放缓,但 2007 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据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 预测,2007 年世界经济将增长 4.9%左右,低于 2005 年 0.2 个百分点,仍高于 1990-2006 年平 均 4%的增长速度;世界贸易量增长率达到 7%左右,增长
4、势头良好;跨国直接投资继续回升, 并购规模明显扩大,并重点转向控制战略产业和市场;世界经济发展总体上有利于我国保持对外 贸易的继续增长和稳定外商投资规模。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区域乃至全球经济 发展的重要动力。其次,我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环 境逐步改善。近年来,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为主要内容农村综合改革 取得进展,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成效,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人民币汇率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中国机电工业市场评估报告系列 医疗器械市场 中国机电数据网 http:/ 成就你我,我们用数据说话! TEL:
5、010-51667252 152 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进展平稳,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资源型产品 价格改革取得进展,这些改革将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再次,我国仍处于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加 快升级带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结 构升级引导的内生经济增长活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形成了城镇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企 业自主投资能力提升、就业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的良性循环。基础设施 和基础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中期内煤电油运的瓶颈制约基本消除。第四,我 国将继续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行稳健
6、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合理控制投资增长, 提高消费水平, 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况。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影响, 2007 年中国经济将承接 2003年以来的发展势头, 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国民经济有望增长 9.5%-10%, 虽然低于潜在经济水平,但仍处于经济增长周期中的繁荣阶段。 二、社会总供求关系基本平衡,物价水平小幅上涨 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状况变化的反映。 社会总供求平衡状况变化通常用实际 经济增长率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差率来反映。2002 年以来,我国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与实
7、际经济 增长速度基本一致, 因此我国没有出现 19881989 年和 19921993 年那样的需求拉动型大幅 度通货膨胀。由于我国的生产要素没有在各个部门得到有效均衡的配置,在总体经济供求基本平 衡的情况下,一些部门产能过剩的同时伴随着另外一些部门需求过剩,表现在粮食、自然资源、 房地产、服务业价格上升,制造业产品价格稳中有降。但总的看,2003 年以来我国的总体价格 上涨比较温和,属于成本推动型和结构型物价上涨。 2007 年,我国经济总体上将呈现出潜在生产能力大于实际经济增长速度的格局,总体价格 水平不会大幅度回升,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的局面。首先,虽然 2006年粮食产量达到 9800
8、亿 斤以上的水平,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国际粮价稳中趋升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会对市场粮价形成 一定支撑,粮食价格会基本稳定。其次,国家将不断完善资源性产品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价格 机制,理顺土地、石油、天燃气、煤炭、电力、淡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这会增加其下游产品的 生产成本,抬高部分生产资料产品的价格。第三,服务价格仍将是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我 国一些重要的服务价格如教育、文化、旅游、医疗等属于政府控制价格或政府指导价格,其价格 上涨的压力并未充分释放。第四,银行体系货币流动性过剩会拉动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归根结底 是货币现象,今年以来,由于外汇储备增长较快,外汇占款被动投放人民币较多,广义货币
9、供应 量保持在 17%左右的较快增幅,根据货币供应量与名义收入和价格的关系,当前货币供用量对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中国机电工业市场评估报告系列 医疗器械市场 中国机电数据网 http:/ 成就你我,我们用数据说话! TEL:010-51667252 153 明年的价格上涨形成支撑。 预计 2007 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1.5%左右, 涨幅与 2006 年基本持平。 三、经济增长对就业带动作用增强,就业压力持续不减 近年来,国家始终把就业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形成良性互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明确政 府通过培
10、训、补贴就业等多种形式促进就业的职责;充分调动中央、地方、高校、企业等多方面 积极性,发挥宣传舆论的引导作用,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共同促进就业的工作机制。在扩大就 业政策的引导下,2006 年,全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超过 1050 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500 万人,其中帮助“4050”人员再就业 120 万人,这 3 项指标都超额实现了 2006 年的任务目标。 同时,失业率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仍然维持在 4.2%,与 2005年底持平。 2006 年,一个百分点 GDP 增长拉动就业约 100万人,就业弹性明显提高。 2007 年,劳动力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这两种现象会同
11、时并存就业总量压力持续不减。 2007 年,全国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口约 2500 万人,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 1200 万,其中高校毕业 生 390 万,中职毕业生 270 万,当年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 210 万,复转军人 50余万,农 转非人员 260 万,而且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转移到非农 领域就业,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将不断增加,对我国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估计 2007 年新 增就业岗位约为 1000 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约 200 万人,城镇失业人员总量增加,城镇登 记失业率达到 4.6%左右。 四、外汇储备继续增加,人民币升值趋势不会变化 200
12、5 年 7 月 21 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 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平稳实施,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人民币 汇率向合理、均衡水平过渡奠定了基础。 国际收支理论、资产市场理论与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关于汇率决定的主要理论。首先,从购买 力评价看,自 1994 年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约为 9.8%, 是美国的 2.5 倍、日本的 5.5 倍、欧盟的 4.8 倍,通货膨胀率低于美国和欧盟的水平,我国的劳 动生产率增长率大大高于美日欧,这意味着和美元、日元、欧元相比,人民币的购买力在不断提 高,中美、中日和中欧
13、等之间的相对购买力需要不断调整。自 2007 年 7 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改革以来,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 5.7%,对日元升值 10%,但对欧元、英镑、韩元等仍在贬值, 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基本稳定,因此目前的人民币汇率水平仍存在低估现象。其次,从国际收 支看,国内外汇明显供大于求,外汇储备规模过大。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中国机电工业市场评估报告系列 医疗器械市场 中国机电数据网 http:/ 成就你我,我们用数据说话! TEL:010-51667252 154 2007 年货物贸易收支顺差在 2006 年超过 1700 亿美元的基础上仍将维持在 1500 亿美元, 直接投资项目仍将保持
14、较大顺差, 达到 500 亿美元左右, 到 2007 年底, 中国外汇储备将在 2006 年增加约 2500 亿美元的基础上再增加 2500 亿美元左右,达到 13000 亿美元。第三,从利率平 价看,中美两国的利率差减小,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从 2004 年 6 月起,美联储连续第 17 次 以 0.25 个百分点的幅度上调利率,到 2006 年 8月底联邦基金利率达到了 5.25%,为四年来的 最高水平。从 2006 年第二季度起,美国经济开始减速,美国本轮加息周期行将结束。虽然日本 和欧元区的货币政策会进一步紧缩,但随着 2006 年人民币两次提高利率水平以及物价水平之间 的差异,中国与
15、美国、日本、欧元区的实际利差有所减小,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综合以上 各方面影响,2007 年,人民币升值趋势不会改变。 五、消费需求平稳增长,消费结构继续升级 积极扩大内需、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 长期战略和基本立足点,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然要求。 2007 年消费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首先,农民收入连续三年保持较快增长, 农村消费结构稳步升级。 2006 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 2004 和 2005年增长 6.8%和 6.2%的基 础上增长 6%,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对于改变农民收入预期,扩大消费支出具有重要作用。目前, 农村以
16、家用电器为主的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已由沿海扩展到越来越多的内陆地区。其次,城市居 民收入继续增加,中等收入阶层消费呈现增加趋势。2006 年,公务员工资结构调整将提高公职 人员收入水平,有利于扩大中等群体的收入,挖掘他们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潜力。第三,社会 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有助于扩大即期消费。国家财政支出更加注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教育乱 收费、看病难、看病贵等出台了较为严厉的制止措施,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制,完善义务教 育政策。 随着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居民对未来预期不断看好, 消费需求将不断释放。 2007 年消费增长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受房地产价格高企和调控政策的影响,住房
17、消费继续受到 抑制。二是由于农资价格上涨、国家对种粮农民补贴的增收效应减弱等影响,农民收入继续较快 增长的难度加大。预计 2007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13%,实际增长 11%左右,服务性消费回 升。 六、投资增速平稳回落,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 2003 年以来,虽然中央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控制力度不减,但各地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 长的冲动依然十分强烈。2006 年,投资增速总体上仍然偏快,剔除物价因素后,实际投资增长 速度达到 23%左右,和前几年基本相当。违规新上项目问题严重,2006 年对亿元以上新开工项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中国机电工业市场评估报告系列 医疗器械市场 中国机电数据
18、网 http:/ 成就你我,我们用数据说话! TEL:010-51667252 155 目清理表明,违规项目占 25%左右。 2007 年,投资反弹压力仍然较大,首先,投资在建规模偏大,2006 年在建项目投资规模达 到 30 多万亿,相当于当年三年的工作量;其次,投资扩张的内在机制尚未改变,有的地方继续 将投资增长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个别地方把大项目与政绩考核挂钩,各地为十七大召开营 造良好气氛也会加大投资;再次,资金来源相对宽松。近几年,企业效益好转,工业企业利润大 幅度增长,企业投资资金十分宽裕。外汇储备增长较快,人民币外汇占款过多,也会增加货币供 给水平,信贷资金充裕。但总的看,2
19、007 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将在快速增长中呈现平稳回落的 态势,一是中央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力度不减,国家将继续把控制新开工项目作为投资调控的 重点,坚持严把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严格环保、技术和安全等市场准入门槛,防止投资需求再 度反弹。二是部分加工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存在,利润增速不高,必然降低企业投资意愿,约 束部分行业的投资扩张;三是随着贸易摩擦加剧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外商向我国转移加工产业 的步伐放慢,对明年固定资产投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综合多种因素,2007 年,全社会投资增长 22%,比 2006 年回落 5 个百分点。国家将继续 合理引导投资方向,巩固和加强农业地位,加强能源、交
20、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振兴 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 七、出口增速回落,贸易顺差仍然较大 从出口看,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增速减慢,给我国出口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庞大的外汇储备 和较大贸易顺差将成为我国外贸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更加严峻, 人民币汇率机制调整及人民币升值将影响 2007年出口的增长。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 产品”出口的措施也会对我国出口产生抑制作用。但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升 级,出口产品竞争力明显提升。此外,近几年投资形成了国内庞大的加工生产能力,国内市场竞 争明显加剧,迫使企业努力扩大出口。 2007
21、 年,我国出口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从进口看,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总 体短缺的格局将带动进口增长逐步回升,人民币升值会增加对进口产品的需求。综合分析, 2007 全年进、出口增长速度将达到 15%左右,贸易顺差约 1500亿美元,净出口对 GDP增长的拉动 作用有所减弱。 八、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财政政策的着力点 我国经济连续四年出现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维护好这一良好的发展势头,关键是保持宏 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同时, 面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 农业基础比较脆弱、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中国机电工业市场评估报告系列 医疗器械市场 中国机电数据网 http:
22、/ 成就你我,我们用数据说话! TEL:010-51667252 156 社会发展问题突出等问题,财政政策的着力点是在大力增收节支的基础上,适当减少财政赤字, 缩小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首先,加大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度,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民消费能力。其次,加大对义务教育、 公共医疗的财政投入,减轻居民教育、医疗方面的过重负担,适当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再次,国债项目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投向“十一五”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利于扩大 城乡居民消费的城乡基础设施项目、城乡电网、农村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新能源技术开发 利用和环保设
23、施项目、农村教育医疗基建项目等。 2007 年全年财政收入增长 15%左右,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可稳定在 2500亿元左右,国家长 期建设国债发行保持 500 亿元的规模。 九、货币政策适时适度微调,货币信贷稳定增长 货币政策对保持 2007 年的宏观经济稳定具有关键作用。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是 外汇储备增长过快、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2007 年的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综合运用多种货 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控制货币信贷总量,保持价格基本稳定,缓解国际收支不平 衡的矛盾。 同时,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达到适度控制投资增长、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继续完善人民币 汇率形成机制,增加人民币汇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xx 医疗器械 市场 综合 预测 发展 分析 pdf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