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类疫苗及二类疫苗免疫程序与接种注意事项
《一类疫苗及二类疫苗免疫程序与接种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类疫苗及二类疫苗免疫程序与接种注意事项(4页珍藏版)》请在素问文库上搜索。
1、一类疫苗免疫程序与接种须知疫苗 预防疾病 免疫程序 接种方法 接种禁忌症 常见预防接种反应及接种注意事项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出生后 24 小时内接种第 1剂,1/6 月龄分别接种第2/3 剂肌内注射10ug/0.5ml20ug/1ml发热,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患者,对疫苗成分过分者少数可出现局部疼痛红肿,中度发热,可自行缓解,必要时可对症处理卡介苗 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肺结核 出生后尽快接种,12 月龄内完成 1 剂 皮内注射,0.1ml患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或其他皮肤及免疫缺陷者接种后 2 周局部出现红肿浸润,8-12 周后形成小溃疡,随后结痂,为正常发应,如局部淋巴结肿大形成
2、脓肿应及时诊治脊髓灰质炎疫苗 小儿麻痹症 出生后 2、3、4 月龄接初免,4 周岁加强共 4 剂2 月龄肌内注射0.5ml,3、4 月龄,4 周岁口服0.1ml发热,急性严重疾病患者,免疫缺陷病服苗前、后半个小时内不应喂热开水或母乳,发热、恶心、腹泻无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百白破疫苗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出生后 3、4、5 月龄初免,1 岁半至 2 岁加强共 4 剂 肌内注射 0.5ml白破疫苗 白喉、破伤风 6 周岁 1 剂 肌内注射 0.5ml发热及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患者暂缓注射,有癫痫、神经系统疾病,惊厥史及有过敏史者局部可有红肿、疼痛、发痒、硬结,可有低热、疲倦、头痛等
3、无需特殊处理,如有严重反应及时诊治麻风疫苗(麻疹疫苗) 麻疹、风疹 8 月龄 1 剂 皮下注射,0.5ml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疹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 18-24 月龄 1 剂 皮下注射,0.5ml发热、患严重疾病,急慢性感染,免疫缺陷者,对新霉素过敏者一般无反应,少数可出现一过性发热或皮疹,一般 2 天自行缓解,必要时可对症处理乙脑减毒活疫苗 乙型脑炎 8 月龄,2 周共 2 剂 皮下注射,0.5ml发热、急性传染病、心、肾、肝疾病患者,有过敏史或癫痫史及免疫缺陷者可出现一过性发热,一般 2 天内自行缓解,必要时可对症处理A 群流脑疫苗 A 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8-18 月龄共 2 剂
4、(间隔三月) 皮下注射,0.5ml 发热、急性传染病、脑部疾病、肾脏病、心脏病及活动下肺结核者、有癫痫史、惊厥史及有过敏史者可有短暂发热、局部压痛,可自行缓解,如有严重反应及时诊治二类疫苗免疫程序与接种须知疫苗 预防疾病 免疫程序 接种方法 接种禁忌症 常见预防接种反应及接种注意事项B 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B 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2-6 月龄内接种 3 剂,612月龄接种 2 剂,间隔 1 个月,第二年或 18 月龄时加强 1 剂;15 岁未接种过的儿童应接种 1 剂,疫苗复溶后用于肌肉注射或深度皮下注射 0.5ml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及既往接种 b 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后有过敏症状者禁用,
5、患急性严重发热性疾病推迟接种接种 48 小时内局部发红、肿胀和疼痛,发热、食欲不振、烦躁不安,呕吐及异常哭闹,必要时对症治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婴幼儿 A 群轮状病毒所致的腹泻2 月龄3 周岁婴幼儿,每年应服一次 直接喂服 3ml身体不适、发热,腋温 37.5C以上者,急性传染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患者,免疫缺陷和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禁用偶有低热。呕吐腹泻等轻微反应,多为一过性,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对症治疗国产乙肝疫苗 乙型病毒性肝炎 按 0、1、6 月程序接种 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患有发热、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过敏体质者禁用,对酵母成分过敏者禁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个别可以中、低度发热或注射部位微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类 疫苗 免疫 程序 接种 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