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康复学2 脑卒中康复
《神经康复学2 脑卒中康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康复学2 脑卒中康复(93页珍藏版)》请在素问文库上搜索。
1、脑卒中康复 第二章脑卒中康复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临床特点第三节康复评定第四节康复治疗第五节脑卒中的康复结局第六节脑卒中的健康教育知识拓展 第一节概述 一 定义脑卒中 stroke 又称脑血管意外 cerebrovascularaccident 是指突然发生的 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 并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症候群 包括缺血性卒中 ischemicstroke 和出血性卒中 hemorrhagicstroke 前者又称脑梗死 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后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 流行病学 我国1986年 1990年大规模人群调查年发病率109 7 217 10万年患
2、病率719 745 6 10万死亡率116 141 8 10万发病率男 女约为1 3 1 7 1脑卒中发病率 患病率 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45岁后明显增加 75岁以上发病率是45岁 54岁组的5 8倍存活者致残率约80 复发率41 第一节概述 三 常见病因 血管壁病变 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其他病因其病因可是一种 也可是数种 第一节概述 危险因素 高血压 hypertension 是最重要和独立脑卒中危险因素心脏病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 TIA 与卒中病史 TIA愈频繁 卒中风险愈高 有卒中史者卒中复发率较一般人群高4倍 吸烟和酗酒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其他如体力活
3、动减少 超重 无症状性颈动脉杂音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血液粘度增高等 此外还有 高龄 性别 种族 气候 卒中家族史等 第一节概述 四 病理 脑梗死发生在颈内系统约占4 5 椎 基底动脉系统约占1 5 闭塞的血管依次为颈内动脉 大脑中动脉 大脑后动脉 大脑前动脉 椎 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可见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炎改变 血栓形成或栓子梗死区脑组织伴脑水肿 软化 坏死出血灶中风囊半暗带 penumbra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临床特点 一 临床表现特点脑血栓形成可分完全性卒中 进展性卒中 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 reversibleischemicneurologicaldeficit RIND 完全性卒中
4、常于数小时内达到高峰进展性卒中在数天内逐渐加重RIND的神经功能缺失 可在3周内恢复脑出血发病急 出血量多者常在数分 数小时内达高峰脑栓塞发病最急骤 常在数分 或秒 内发生 二 诊断与鉴别 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临床表现常有重叠 小量出血似梗死 大面积梗死似出血 有时还需要和颅内占位病变 炎症 脱髓鞘病变 全身性中毒及代谢性疾病鉴别根据病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CT或MRI检查常可提供确诊依据普通CT对出血诊断较敏感灌注CT PCT 脑血流容积 CBV MRI对早期或超早期缺血提供更多诊断价值核磁弥散灌注失配 DWI PWI 常提示半暗带 第二节临床特点 三 主要功能障碍 一 运
5、动功能障碍表2 1典型的痉挛模式部位表现模式头部旋转并向患侧屈曲面向健侧上肢上肢肩胛骨回缩 肩带下降 肩关节内收 内旋肘关节屈曲伴前臂旋后 可有旋前 腕关节屈曲并向尺侧偏斜手指屈曲内收躯干患侧骨盆旋后上提髋关节伸展 内收 内旋膝关节伸展足跖屈 内翻 足趾屈曲 内收 第二节临床特点 二 感觉障碍 三 言语障碍表2 2ABC分类及失语症特征表ABC分类主要特征1 皮质性失语综合征 外侧裂周失语综合征Broca失语表达不流利 理解好 复述差Wernicke失语表达流利 理解极差 复述差传导性失语表达流利 理解好 复述差 分水岭区失语综合征经皮质性运动性失语表达不流利 理解好 复述好经皮质性感觉性失语
6、表达流利 理解极差 复述好经皮质性混合性失语表达理解都不好 复述好 完全性失语表达理解复述都不好 命名性失语表达理解复述都好 命名极差2 皮质下失语综合征 基底节性失语缄默声低非流利 理解复述好 丘脑性失语话少声低流利 理解差 复述好 第二节临床特点 四 吞咽障碍表2 3真性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的鉴别项目真性球麻痹假性球麻痹病灶脑干双侧大脑半球性质出血 梗死出血 梗死 多发性梗死病因双侧迷走神经核及其核下纤维病损双侧皮质脊髓束病损舌肌萎缩有无舌肌纤颤有无咽反射消失存在或减弱锥体束征无双侧构音发声困难 有鼻构音障碍 无鼻音吞咽运动障碍部位咽喉期口腔期 五 认知障碍 六 心理障碍 第二节临床特点 第
7、三节康复评定 一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二 脑卒中运动功能评定1 Brunnstrom6阶段评定法表2 4Brunnstrom6阶段评定表阶段上肢手下肢 驰缓 无反射不能进行任何运动无功能不能进行任何运动 开始出现痉挛不随意的共同运动 可有轻微屈指动作不随意的共同运动 联合反应联合反应 痉挛阶段随意的共同运动可做粗抓握 随意的共同运动 不能释放取坐位和站位时 髋 膝 踝屈曲 部分分离运动肘伸展位肩前曲90 侧捏在形成 坐位时足后滑痉挛开始减轻手可放于腰后部 可做少量伸指使膝屈 90 屈肘90 旋前 旋后和一些拇指运动膝屈90 时踝背屈 分离运动出现 肘伸展位肩外展90 掌伸抓 站立伸髋时
8、屈膝 痉挛明显减轻和前屈180 球 柱状抓握释放伸髋伸膝时屈踝肘伸展位旋前 旋后 亚正常阶段痉挛仅在快速运动时可做各种伸抓 坐或站位时髋外展出现 双臂水平外展 个别指活动 坐位时髋内外旋伴双臂上举过头充分伸指踝内外翻 2 改良Ashworth量表表2 5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级别评定标准0级无肌张力的增加1级肌张力略增加 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末呈现最小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1 级肌张力轻度增加 在关节活动50 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 继续活动呈现最小阻力2级肌张力较明显增加 在通过关节活动大部分范围时出现 但仍能较容易被移动3级肌张力严重增高 被动活动困难4级僵直 受累部分被动屈
9、伸时呈现僵直状态 不能活动 第三节康复评定 三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四 感知觉功能评定五 言语能力评定六 吞咽障碍评定表2 6饮水试验及评定1 饮水试验 能一次饮完 无呛咳及停顿 分二次饮完 无呛咳及停顿 能一次饮完 但有呛咳 分二次饮完 但有呛咳 有呛咳 全部饮完有困难2 评定标准 正常范围 一次饮完 在5秒内 可疑 一次饮完 在5秒以上 分二次饮完 轻度障碍 上述 项 中度障碍 上述 项 重度障碍 上述 项 第三节康复评定 七 认知功能评定八 心理评定九 生活质量 QOL 评定量表 第三节康复评定 第四节康复治疗 一 康复治疗原则1 选择合适的康复时机 一般在生命体征平稳48小时 2 康复评定
10、贯穿于脑卒中治疗的全过程 包括急性期 恢复早期 亚急性期 恢复中后期和后遗症期 3 康复治疗计划是建立在康复评定的基础上 由康复治疗小组共同制订 并在治疗方案实施过程中逐步加以修正和完善 4 康复治疗注意循序渐进 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及其家属的配合 并与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5 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 作业治疗 言语治疗 心理治疗 传统康复治疗和康复工程等 6 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必要的手术治疗 第四节康复治疗 二 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 一 急性期康复治疗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治疗一般是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 包括原发病治疗 合并症治疗 控制血压 血糖 血脂等治疗 的基础上 患者病情稳定48小
11、时后开始进行 本期康复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可能出现的压疮 关节肿胀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泌尿系和呼吸道的感染等 同时 配合患侧各种感觉刺激和心理疏导 以及相关的康复治疗如吞咽功能训练 发音器官运动训练 呼吸功能训练等 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受损功能的改善 一 急性期康复治疗 1床上正确的体位摆放 患侧卧位见图2 1健侧卧位见图2 2仰卧位见图2 3 第四节康复治疗 图2 1患侧卧位 图2 2健侧卧位 图2 3仰卧位 2患肢关节的被动活动 目的防肌肉萎缩 关节挛缩 变形等 促进全身功能恢复活动顺序应从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活动肩胛骨 一手握住患侧上肢 保持肩关节外旋位 另一手沿肩胛骨内侧缘向上方 前方运动 避
12、免向后运动 以防肩关节回缩强化肩关节 内 外旋 屈曲和外展 见图2 4前臂 缓慢地充分旋转 一手固定患者上臂下部 另一手紧握腕部 手指关节 腕 掌指 指间伸屈 拇指外展髋关节 伸展患侧髋关节 髋外展内收内旋 防外旋踝关节 牵张跟腱 预防足下垂见图2 5 第四节康复治疗 图2 4肩关节 内旋和外旋 屈曲和外展 图2 5牵张跟腱 预防足下垂 本期约相当于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的2 3期 主要治疗目标除前述的预防常见并发症以外 应减轻患肢肌痉挛的程度和避免加强异常运动模式 上肢屈肌痉挛模式和下肢伸肌痉挛模式 促进分离运动恢复 加强患侧肢体的主动活动并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 第四节康复治疗 一
13、般认为 发病后3个月是康复治疗和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期 根据神经发育和神经生理的原理 脑的可塑性 plasticity 理论和功能重组 functionalreorganization 理论 依据评定 针对个体情况 灵活使用Bobath技术 Brunnstrom技术 Rood技术 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 PNF 等神经发育疗法 neurodevelopmenttretment NDT 按照人体发育顺序 反复强化训练 达到运动控制和协调功能的改善 同时 调动患者和家属的积极性 使其主动参与 第四节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目标 恢复肌张力 打破痉挛 促进运动分离 重建正确的运动模式 增强肌力 恢复步行能力 改
14、善步态 增强肢体协调性和精细运动 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合理使用辅助器具 以补偿患肢的功能 重视心理 社会及家庭环境改造 使患者重返家庭和社会 第四节康复治疗 软瘫强化治疗患者通过体位的正确摆放和关节的被动活动治疗后 仍有一部分患肢处于软瘫 特别是上肢和手 为此要强化治疗 并有意识地将患侧上肢置于患者的视线之内 软瘫期强化治疗的治疗原则 除体位的正确摆放和关节的被动活动治疗仍可进行外 主要是利用躯干肌的活动 促使肩胛带和骨盆带的功能部分恢复 通过紧张性反射 姿势反射 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 Rood感觉刺激等手段 促进靶肌肉的肌力和肌张力增高 第四节康复治疗 1 软瘫强化治疗内容 紧张性反射
15、 tonicreflex 联合反应 associatedreaction 共同运动 synergymovement Rood感觉刺激运动再学习 第四节康复治疗 2 床上和床边活动训练 Bobath握手见图2 6上肢自助被动运动见图2 7双侧桥式运动见图2 8 单桥训练见图2 9活动桥式运动牵伸躯干肌 屈患膝 髋内旋 一手压患膝 另一手压肩牵张腘绳肌见图2 10 图2 11仰卧及俯卧位屈膝运动起立床训练体位转移训练 仰卧位的侧方移动 向健侧 患侧翻身床上坐起训练 第四节康复治疗 图2 6Bobath握手 图2 7上肢自助被动运动 图2 8双侧桥式运动 图2 9单桥训练 图2 10牵张腘绳肌 图2
16、 11牵张腘绳肌 坐位及平衡训练床上坐位见图2 12椅上坐位放手的位置处固定一个小立柱 让患者握住立柱见图2 13坐位平衡训练 坐 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 患肢负重 坐 站立 站 坐位 站立平衡训练 第四节康复治疗 图2 12床上坐位 图2 13椅上坐位握小立柱 步行训练 踝关节选择性背屈和跖屈运动训练加强患侧下肢负重和平衡功能训练向后方迈步训练骨盆和肩胛带旋转训练上下楼梯训练减重步行训练 第四节康复治疗 ADL训练 穿衣训练进食训练个人卫生训练作业训练 肩 肘 腕的训练前臂旋前或旋后训练手指精细活动改善协调平衡训练 第四节康复治疗 支具和器械应用 助行器和轮椅的使用 矫形器的使用 其他 器械助动
17、康复训练和ADL训练其他康复治疗 物理因子治疗 中国传统的康复治疗 第四节康复治疗 三 恢复中后期康复治疗 本期约相当于Brunstrom运动分期的4 6期 主要治疗目标是加强协调性和选择性随意运动为主 并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进行上肢和下肢实用功能的强化训练 同时注意抑制异常的肌张力 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训练的重点应放在正常运动模式和运动控制能力的恢复上 相当一部分偏瘫患者的运动障碍与其感觉缺失有关 因此 在偏瘫运动功能训练的同时改善各种感觉功能的康复训练对运动功能恢复十分重要 第四节康复治疗 1 上肢和手的治疗性活动要重视 由近到远 由粗到细 的恢复规律 近端关节的主动控制能力直接影响到该肢体远端
18、关节的功能恢复 如手功能的改善与恢复 2 下肢的治疗性活动主要练习不同屈膝位的主动伸膝运动 主动屈膝运动和踝背屈活动 可加用指压第1 2跖骨间 第四节康复治疗 3 步行训练 1 踝关节选择性背屈和跖屈运动训练 2 加强患侧下肢负重和平衡功能训练 3 向后方迈步训练 4 骨盆和肩胛带旋转训练 5 上下楼梯训练 6 减重步行训练4 作业性治疗活动5 辅助器具的应用 第四节康复治疗 四 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 本期的康复治疗应加强残存和已有的功能 即代偿性功能训练 以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 同时注意防止异常肌张力和挛缩的进一步加重 避免废用综合征 骨质疏松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帮助患者下床活动和适当的户外活动
19、 注意多与患者交流和必要的心理疏导 激发其主动参与的意识 第四节康复治疗 三 感觉障碍的康复治疗 感觉训练基本原则 纠正异常肌紧张使其正常化抑制异常姿势和病理运动模式施加感觉刺激时 必须防止刺激造成的痉挛加重为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必须取得患者的合作充分思想准备 感觉恢复不可能在短时间出现同一动作或同一刺激需反复多次 还要注意不能频繁更换训练工具根据患者感觉障碍的程度选择适当的训练方法和训练工具 训练要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 由简单到复杂 第四节康复治疗 感觉训练内容 触摸木箱中放置的圆球 方块视觉代偿上肢运动功能的训练时在木钉外加材料患侧上肢负重训练时在支撑面下铺垫材料位置觉障碍和运动觉障碍结合训练书
20、写练习划曲线 用线格纸添字 第四节康复治疗 四 言语障碍的康复 经典疗法或刺激疗法失语症的康复是促进和刺激言语直接训练针对损害的言语 根据失语症评定的主要障碍 如表达 流利性 复述 理解 执行指令 命名 阅读 书写等 针对性进行治疗 在发音练习中针对舌尖音 舌中音 舌后音的缺陷进行练习等间接训练针对训练内容进行实用交流能力训练等构音障碍的康复积极训练舌肌 口面部肌肉和呼吸言语失用症康复用暗示 提醒 放松等心理治疗 用旋律性语言先让患者开口 逐渐过渡到诗词和普通语言 第四节康复治疗 五 吞咽障碍的康复 脑卒中引起的吞咽障碍在进食全过程中的任何一期均可发生 但在咽喉期引起误咽对生命的威胁是最直接的
21、 脑卒中吞咽障碍涉及到复杂的神经调节 控制 呼吸功能 消化功能 认知功能 心理功能 全身情况等多种因素康复治疗原则分别为功能训练 功能代偿 食物及进食适应 第四节康复治疗 六 认知障碍的康复 6方面治疗 逻辑思维分析综合交流表达数据计算记忆训练社会活动 第四节康复治疗 七 心理障碍的康复 卒中后心理障碍主要是抑郁症治疗主要涉及认知 行为心理治疗药物治疗 氟西汀 百忧解 10 20mg每日1次 罗帕西汀 赛乐特 10 20mg每日1次 舍曲林 sertraline 50mg每日1次 第四节康复治疗 八 脑卒中的特殊临床病症处理 一 肩 手综合征 SHS 表现肩痛 手浮肿和疼痛 被动屈曲手指时尤剧
22、 皮温升高 消肿后肌肉萎缩 甚至挛缩 临床经过分三期 第 期 手突然浮肿 被动活动时疼痛 第 期 出现自发痛是此期特点 手的水肿可减轻 第 期 又称后遗症期 水肿完全消失 疼痛也完全消失 但未经治疗的手 活动能力永久丧失 形成固定的有特征的畸形手 治疗 用1 2mm的长线 从远端到近端 先拇指后他指 最后手掌手背到腕上冷疗有止痛 解痉 消肿作用 9 4 11 1 冷水浸泡患手30分钟 1次 日 主动 被动运动应首先进行肩胛骨活动 在上肢上举的情况下进行三维的肩关节活动 患侧上肢的被动运动 交感神经阻滞 类固醇制剂可口服或肩关节或腱鞘注射 第四节康复治疗 二 痉挛治疗方法1 运动疗法2 物理疗法
23、 湿 热 冷 振动 电 3 支具治疗4 生物反馈治疗5 药物治疗6 神经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法7 神经阻滞8 外科治疗 第四节康复治疗 运动疗法 Bobath采用牵张法 被动震动法反射学方法姿势反射方法用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使颈部后伸 抑制上肢屈肌见图2 14日常生活活动抗痉挛设计见图2 15上 下肢控制能力训练见图2 16 第四节康复治疗 图2 14颈部后伸 抑制上肢屈肌 图2 15日常生活活动抗痉挛设计 图2 16下肢控制能力训练 物理因子疗法 湿热疗法寒冷疗法振动疗法功能性电刺激 FES 生物反馈治疗 抑制痉挛肌放电反馈治疗诱发拮抗肌的收缩支具治疗 分指板短下肢支具可用塑料做成药物治疗 中枢
24、性抗痉挛药安定 松得乐 巴氯酚周围性抗痉挛药硝苯呋海因 第四节康复治疗 肉毒毒素 BT BT是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外毒素 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强的生物毒素之一 近年来 已用于斜颈 面肌痉挛 脑瘫 脑卒中等引起的肌张力异常的治疗 其机制是局部注射后通过干扰神经末梢的钙离子代谢 在突触前阻断乙烯胆碱在神经 肌肉接头处的释放 造成神经肌肉的化学性失神经支配 达到降低肌张力的目的 应用方法 肌注部位可根据肌张力增高的肌肉解剖部位来定 对于大块肌肉可选择数个注射点 较小肌肉 用EMG来精确定位 确保注射于神经肌肉接头处 以保证最佳效果 避免不良反应 应用最少剂量 对乙烯胆碱的阻断作用在几个小
25、时内即可产生 临床症状改善常常在几天至一周左右出现 持续时间约2 3月 每年需治疗3 4次 肉毒杆菌毒素仅作用于局部周围神经 并不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故对中枢神经无影响 副作用常表现为局部注射肌肉无力 但常用剂量仅会降低肌张力 不会引起明显的肌肉无力 第四节康复治疗 神经干阻滞法 在痉挛肢体的末梢神经干或痉挛肌的运动点 经皮注入酚剂阻滞传导先用绝缘电极注射针式电子定位器确定神经干或运动点 然后注入2 5 的酚液3 5ml 注射后立即挛缩减轻约50 以上患者可持续6月以上 缺点有一过性局部疼痛机制是来自肌梭的 b纤维向心性传导被阻滞而抑制牵张反射手术治疗 跟腱延长术治疗足下垂屈肌腱切断术治疗足跖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康复学2脑卒中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