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26页珍藏版)》请在素问文库上搜索。
1、书书书指南与共识 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 2019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 ,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老年心血管病防治联盟【关键词 】 老年人 ; 高血压 ; 指南 ; 中国【中图分类号 】 R592; R544 【文献标志码 】 A 【DOI】 1011915/jissn1671-5403201902019表 1 推荐类型推荐类别 定义 建议使用的表述类 证据和 ( 或 ) 总体一致认为 , 该治疗或方法有益 、有用或有效 推荐 /有指征类 关于该治疗或方法的用途 /疗效 , 证据不一致和 ( 或 ) 观点有分歧a 类 证据 /观点倾向于有用 /有效 应该考虑b 类 证据 /观点
2、不足以确立有用 /有效 可以考虑类 证据和 ( 或 ) 专家一致认为 , 该治疗或方法无用 /无效 ,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害 不推荐收稿日期 : 20190121通信作者 : 华琦 , E-mail: huaqi5371 sinacom; 范利 , E-mail: fl6698 163com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 , 至 2017 年末 , 我国 65 周岁人口有 15 831 万人 , 占总人口的11. 4%。为了积极应对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 , 我国卫生行业遵循 “健康老龄化 ”的原则 , 从 “以疾病治疗为中心 ”转变为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 坚决贯彻 “预防为主 ”的理念
3、, 进一步推进卫生和健康事业发展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 , 而在 80 岁的高龄人群中 , 高血压的患病率接近 90%, 是罹患脑卒中 、心肌梗死乃至造成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 。近年来 , 我国高血压防控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15 年统计显示 , 老年高血压控制率为 182%, 较 2002 年的 76%有了显著提升 。但是 , 这一控制率与 “健康老龄化 ”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 老年高血压防控仍然任重而道远 。包括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在内的各国指南中 , 都对老年高血压进行了阐述 , 但均篇幅有限 。迄今为止 , 尚无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高血压
4、防治指南 。老年人是一个独特的群体 , 高血压的预防 、诊断 、评估和治疗策略与一般人群显著不同 。因此 , 迫切需要一部以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关注对象的指南用于临床实践 , 进一步提升我国老年高血压管理的质量 。在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慢病司的支持下 , 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发起 , 联合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老年心血管疾病防治联盟 , 成立了 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 筹备委员会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 , 组织国内高血压领域专家 ,参照国际和国内指南制订的流程 , 完成了文献检索 、框架设定 、内容撰写 、证据等级和推荐级别评估 , 并组织了多次讨论和修订 。针对老年人血压测量 、
5、降压目标 、特定人群的治疗 、血压波动 、功能保存 、多重用药 、血压管理等问题做了详细阐述 。撰写过程中 ,除了借鉴国外人群的相关数据 , 尤其注重以中国人群为研究对象的高水平临床试验的结果 , 并结合我国老年高血压防治的实际情况和临床经验 。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 2019终于在 2019 年 1 月完稿 。这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 、紧密结合临床 、证据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性文件 , 尤其适合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 。本指南的发表 , 对于我国老年高血压防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对推荐类别和证据分级的定义和具体表述见表 1, 2。1 概述11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级年龄 65 岁 , 在未使用
6、降压药物的情况下 , 非同日 3 次测量血压 , 收缩压 ( 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 140 mmHg( 1 mmHg= 0133 kPa) 和 ( 或 ) 舒张压 (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90 mmHg, 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曾明确诊断高血压且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老年人 , 虽然血压 140/90 mmHg,也应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的分级方法与一般成年人相同 ( 表 3) 。18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 2月 28日 第 18卷 第 2期 Chin J Mult Organ Dis Elder
7、ly, Vol18, No2, Feb 28, 2019http:/ 2 证据等级证据分级 定义A 级 数据来自多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由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组成的荟萃分析B 级 数据来自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个大型非随机对照研究C 级 数据来自专家共识和 ( 或 ) 小规模研究 、回顾性研究或登记注册研究表 3 老年人血压水平的定义与分级 1分级收缩压( mmHg)舒张压( mmHg)正常血压 120 和 80正常高值 120139 和 ( 或 ) 8089高血压 140 和 ( 或 ) 901 级高血压 140159 和 ( 或 ) 90992 级高血压 160179 和 ( 或 ) 100109
8、3 级高血压 180 和 ( 或 ) 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和 90当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 , 以较高的级别为准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按照收缩压水平分级 。1 mmHg=0133 kPa。上述定义与分类的依据是诊室坐位血压测量结果 。近年来我国家庭自测血压与动态血压监测应用日益广泛 , 已成为诊室血压测量的重要补充 。但由于血压测量设备的标准化与质量控制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 目前尚不把诊室外血压测量结果作为诊断老年高血压的独立依据 。12 老年高血压的流行现状1991 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显示 , 我国 60 岁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是 404% 2, 2002 年全国营养调
9、查显示患病率是 491% 3, 20122015 年全国高血压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横断面调查资料显示患病率为 532% 4, 患病率总体呈增高趋势 。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增龄而显著增高 , 男性患病率为 511%, 女性患病率为 553% 4。农村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增长速度较城市快 4。20122015 年调查显示 , 60 岁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 、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 57. 1%, 51. 4%和18. 2%, 较 2002 年明显增高 ( 表 4) 3。不同人口学特征比较 , 知晓率 、治疗率和控制率均为女性高于男性 , 高血压治疗率城市显著高于农村 5; 与我国北方地区相比 , 南方
10、地区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 、治疗率和控制率较高 6, 7; 不同民族比较 , 少数民族居民的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低于汉族 8。值得注意的是 , 我国人群高血压 “三率 ”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率并未随着服药数量的增加而改善 9。表 4 我国两次高血压患病率 、知晓率 、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结果年份年龄( 岁 )患病率(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2002 60 491 376 322 7620122015 60 532 571 514 18213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随年龄增长 , 大动脉弹性下降 , 动脉僵硬度增加 ; 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和 肾上腺素能系
11、统反应性降低 ; 肾脏维持离子平衡能力下降 。老年人血压神经体液调节能力下降 , 表现为容量负荷增多和血管外周阻力增加 10。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 SBP 升高和脉压增大 。我国人群统计 ,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为21. 5%, 占老年高血压总人数的 5321% 11。随年龄增长 , 钙化性瓣膜病发生率增高 , 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 。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者不能过度降压 , 以免影响重要器官的血供 ; 若脉压过大 , SBP 明显升高且DBP 水平 50 mmHg, 应注意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可能性 。由于血压调节能力下降 , 老年人的血压水平容易受各种因素如体位 、进餐 、情绪 、季节或温
12、度等影响 , 称为异常血压波动 。最常见为体位性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等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多种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 , 合并糖尿病 、高脂血症 、冠心病 、肾功能不全和脑血管病的检出率分别为 39. 8%、51. 6%、52. 7%、19. 9%和 48. 4% 12。老年高血压患者伴有严重动脉硬化时 , 可出现袖带加压时难以压缩肱动脉 , 所测血压值高于动脉内测压值的现象 , 称为假性高血压 。通过无创中心动脉压检测可获得相对较为准确的血压值 。假性高血压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13。当 SBP 测量值异常升高但未合并相关靶器官损害或药物降压治疗后即出现低血压症状时
13、, 应考虑假性高血压可能 。假性高血压可导致过度降压治疗 , SBP 过低在高龄患者可能引起跌倒 、衰弱等不良预后的增加 12。2 诊断和评估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性评估包括以下内容 :( 1) 确定血压 水 平 ; ( 2) 了解心血管危险因素 ;( 3) 明确引起血压升高的可逆和 ( 或 ) 可治疗的因素 , 如 : 有无继发性高血压 ; ( 4) 评估靶器官损害和相关临床情况 , 判断可能影响预后的合并疾病 。通过上述评估 , 有助于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 。28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 2月 28日 第 18卷 第 2期 Chin J Mult Organ Dis Elderl
14、y, Vol18, No2, Feb 28, 2019http:/ 血压测量血压测量是评估血压水平 、诊断高血压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根本手段和方法 。由于老年人可能具有血压波动大 、夜间高血压 、清晨高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等特点 , 应鼓励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家庭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 , 定期 ( 如每年 ) 进行双上肢及四肢血压和不同体位 ( 立 、卧位 ) 血压测量 14。特别注意临睡前 、清晨时间段和服药前的血压监测 。211 诊室血压测量 诊室血压测量是指由医护人员在医院环境下按照血压测量规范进行的血压测量 ,是目前评估血压水平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 。212 诊室外血压测量 诊室外血
15、压监测更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 , 并且能更真实地反映个体生活状态下的血压状况 , 预测心血管风险能力优于诊室血压 15。诊室外血压监测 , 包括家庭血压监测和动态血压监测两种方法 。( 1) 家庭血压监测 。又称为自测血压 。可用于评估数日 、数周 、数月 、甚至数年的血压控制情况和长时血压变异 , 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 。测量方法如下 16, 17。使用经过国际标准方案认证合格的上臂式家用自动电子血压计 , 不推荐腕式血压计和手指血压计 , 不推荐使用水银柱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监测 。电子血压计使用期间应定期校准 , 每年至少 1 次 。家庭血压值一般低于诊室血压值 ,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
16、135/85 mmHg( 对应于诊室血压的 140/90 mmHg) 。监测频率 , 初始治疗阶段 、血压不稳定者或是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时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 ( 每次测 23 遍 , 取平均值 ) , 连续测量 7 d, 取后 6 d 血压计算平均值 。血压控制平稳者 , 可每周只测 1 d 血压 ; 长期药物治疗患者 , 建议监测服用前的血压状态 , 以评估药物疗效 。最好能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 、时间以及所有血压读数 , 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 , 以便医生指导和评价血压监测和控制效果 。精神高度焦虑患者 , 不建议开展家庭血压监测 。( 2) 动态血压监测 18。使用自动血压测量
17、仪器 , 连续测量个体日常工作和生活状态下的血压水平和血压波动状态 19。特别是监测夜间睡眠期间的血压 , 可以全面和准确地评估个体血压水平和波动状态 , 鉴别白大衣高血压和检出隐匿性高血压 、诊断单纯性夜间高血压 20。老年人全天血压波动大 ,非杓型血压的发生率可高达 69% 21。测量方法如下 : 使用经过国际标准方案认证合格的动态血压监测仪 , 并定期校准 。通常白天每 20 min测量 1 次 , 晚上睡眠期间每 30 min 测量1 次 。应确保整个 24 h 期间血压有效监测 , 每个小时至少有 1 个血压读数 ; 有效血压读数应达到总监测次数的 70% 以上 。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包
18、括24 h、白天 ( 清醒活动 ) 、夜间 ( 睡眠状态 ) SBP 和DBP 平均值 。高血压诊断标准为 : 24 h130/80mmHg; 白天 135/85 mmHg; 夜间 120/70 mmHg。根据动态血压监测数值 , 还可以获得一些衍生指标 ,例如 : 夜间血压下降幅度 、清晨血压水平 、24 h 血压变异 、血压负荷 、晨峰现象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AASI) 等 。22 病史 、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于初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 应全面了解症状和病史 , 包括以下内容 。( 1) 病程 : 患高血压时间
19、 、最高血压 、降压治疗情况 、依从性 ; ( 2) 既往史 : 有无冠心病 、心力衰竭 、脑血管病 、肾脏疾病 、外周血管疾病 、糖尿病 、血脂异常 、高尿酸血症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甲状腺功能异常和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及治疗情况 ; ( 3) 家族史 : 有无高血压 、冠心病 、脑卒中 、肾脏疾病 、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家族史 ; ( 4) 有无提示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 ( 5) 正在服用的药物以及曾经发生过的药物不良反应 ; ( 6) 生活方式 : 膳食脂肪 、盐 、酒 、咖啡摄入量 、吸烟时间和支数及体质量变化 ; ( 7) 心理社会因素 : 包括家庭情况 、生活环境及有无精神创伤
20、史 。仔细的体格检查有助于发现继发性高血压线索和靶器官损害情况 : ( 1) 测量体质量指数 、腰围及臀围 ; ( 2) 观察有无特殊面容 、向心性肥胖 、皮肤紫纹 、多毛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突眼征等 ; ( 3) 触诊甲状腺 、有无肾脏增大 ( 多囊肾 ) 或肿块 ; ( 4) 听诊颈动脉 、胸主动脉 、腹部动脉和股动脉有无杂音 ; ( 5) 全面的心肺查体 ; ( 6) 检查四肢血压 ( 至少需要检测双上臂血压 ) 、动脉搏动和神经系统体征 ; ( 7) 眼底镜检查视网膜有无异常 。除血生化 ( 包括空腹血糖 、血脂 、血尿酸 、肝肾功能及电解质 , 特别是血钾 ) 、血常规 、尿液分析和心
21、电图等基本检查外 , 推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监测空腹和餐后 2 h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24 h 尿蛋白定量 ( 用于尿常规检查蛋白阳性者 ) 、24 h动态血压监测 、超声心动图等 , 有条件可进一步检测颈动脉超声 、胸片 、眼底检查 、脉搏波传导速度 、踝臂血压指数等 , 并对老年人进行衰弱评估 。随年龄增长 , 左室壁厚度增加 , 超声心动图有助于鉴别老年人生理性的与增龄相关的左室壁增厚与高血压所致的靶器官损害 22。对于怀疑继发高血压者 , 应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 。38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 2月 28日 第 18卷 第 2期 Chin J Mult
22、Organ Dis Elderly, Vol18, No2, Feb 28, 2019http:/ 7 FRAIL 量表 47序号 条目 询问方式1 疲乏 过去 4 周内大部分时间或者所有时间感到疲乏2 阻力增加 /耐力减退 在不用任何辅助工具以及不用他人帮助的情况下 , 中途不休息爬 1 层楼梯有困难3 自由活动下降 在不用任何辅助工具以及不用他人帮助的情况下 , 走完 1 个街区 ( 100 m) 较困难4 疾病情况 医生曾经告诉你存在 5 种如下疾病 : 高血压 、糖尿病 、急性心脏疾病发作 、卒中 、恶性肿瘤 ( 微小皮肤癌除外 ) 、充血性心力衰竭 、哮喘 、关节炎 、慢性肺病 、肾
23、脏疾病 、心绞痛等5 体质量下降 1 年或更短时间内出现体质量下降 5%具备以上 5 条中 3 条被诊断为衰弱 ; 3 条为衰弱前期 ; 0 条为无衰弱 。23 高血压危险分层尽管血压水平是影响心血管事件发生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 但并非唯一因素 。因此 , 需要全面 、整体地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 。231 危险因素评估 2326包括血压水平 ( 1 3 级 ) 、吸烟或被动吸烟 、血脂异常 ( 总胆固醇 5. 2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 4 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0 mmol/L) 、糖耐量受损( 餐后 2 h 血糖 78110 mmol/L) 和 (
24、或 ) 空腹血糖异常 ( 6. 16. 9 mmol/L) 、腹 型 肥 胖 ( 腰 围 : 男性 90 cm, 女性 85 cm) 或肥胖 ( 体质量指数 28 kg/m2)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 一级亲属发病年龄 50 岁 ) 等 , 其中高血压是目前最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 而高钠 、低钾膳食 , 超重和肥胖 , 饮酒 , 精神紧张以及缺乏体力活动等又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还需强调 , 老年本身就是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无论是初诊还是正在治疗随访期间的高血压患者 , 均应进行危险因素的定期评估 。232 靶器官损害筛查 23采用相对简便 、花费较少 、易于推广的检查
25、手段 , 在高血压患者中检出无症状性亚临床靶器官损害是高血压诊断评估的重要内容 。包括左心室肥厚 ( 室间隔或左室后壁厚度 11mm 或左心室质量指数男性 115 g/m2, 女性 95 g/m2) ,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 ( 09 mm) 或斑块 , 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12 m/s,踝 /臂指数 09,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 estimated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 ) 降 低 3059ml/( min1. 73 m2) 或血清肌酐轻度升高 ( 男性115133 mol/L, 女性 107124 mol/L) , 微量白蛋白尿 ( 3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老年 高血压 管理 指南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