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登记本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登记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登记本(13页珍藏版)》请在素问文库上搜索。
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登记本 科 室: 负责人: 年 度: 医院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1. 器械设备科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信息收集分析、报告和管理工作,加强对临床科室人员的不良事件教育,提高其医疗器械安全风险意识。2.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任何与医疗器械预期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伤害事件分一般伤害与严重伤害。严重伤害的含义是指下列情况之一:2.1. 危及生命。2.2. 导致机体功能的永久性伤害或机体结构永久性损伤。2.3. 必须采取医疗措施才能避免的永久性伤害或损伤。3. 不良事件报告原则3.1. 基本原则:造成
2、患者、使用者或其他人员死亡、严重伤害的事件已经发生,并且可能与使用的医疗器械有关。3.2. 濒临事件原则:当时并未造成人员伤害,但临床医务人员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再次发生同类事件时会造成患者、使用者死亡或严重伤害。3.3. 可疑即报原则:在不清楚是否属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时,按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4. 不良事件报告及召回的程序4.1. 使用科室发现可疑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详细记录,按规定报告。4.2.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重点监测品种应报告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中的一般伤害事件,其他品种报告与医疗器械有关的死亡或严重伤害事件。4.3. 可疑不良事件发生后,器械设备科与使用科室应立即调查记录不良
3、事件的有关资料,包括患者资料、发生情况与地点、医疗器械相关信息、操作使用人员等信息:在事件发生后 10 个工作日内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补充报告表。报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心。其中,死亡事件应在 24 小时内报告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心和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机构,同时通知生产、经营单位,协助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提供有关相关资料。4.4. 在可疑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未明确前,器械设备科应主动采取措施,根据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责令使用科室对出现不良事件的医疗器械该批号或该型号的库存产品暂缓放行和停用,若有必要,可对该医疗器械进行召回。4.5. 报告联系人:器械设备科
4、科长。4.6. 器械设备科负责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原始记录进行保管存档,每年进行年度汇总。5. 不列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几种情况:5.1. 在医疗器械使用中,由于其他因素也有可能引发不良事件,原因也可能错综复杂。对于可以确定的下列几种情况之一,可以不列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所产生的病人伤害与死亡应按医疗事故处理方法的程序进行处理。不能明确判定原因的仍按国家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处理上报。5.2. 超过生产厂商规定的使用期限(有效质保期)或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器械引起的不良事件。5.3. 医疗器械生产厂在技术文件中已标明的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或有建议性提示的。5.4. 使用错误造成的不良事件。不符合生
5、产厂家所规定的操作使用方法,使用者明显运用了厂家明文禁止或建议不能采用的操作行为而错误使用。对于不合法生产厂家的产品、无证产品用于临床,也认为是错误使用。由于错误使用引起的不良事件应保护现场、素材、论据,由专家调查鉴定分析、判断。5.5. 由于病人自身原因、并发症或病人未按医嘱进行活动造成的不良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流程发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科室记录不良事件上报科室主任上报设备科科长设备科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调查记录相关资料是死亡事件对出现不良事件的医疗器械进行停用或召回24小时内完成否设备科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心10日内上报市医疗器械不
6、良事件监测中心上报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机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编 码: 报告来源: 生产企业 经营企业 使用单位 单位名称: 联系地址: 邮 编: 联系电话:C医疗器械情况11产品名称:12商品名称:13注册证号:14生产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企业联系电话:15型号规格:产品编号:产品批号:16. 操作人:专业人员 非专业人员 患者 其它(请注明): 17. 有效期至: 年 月 日18生产日期: 年 月 日19. 停用日期: 年 月 日20. 植入日期(若植入): 年 月 日21. 事件发生初步原因分析:22. 事件初步处理情况:23事件报告状态: 已通知使
7、用单位 已通知生产企业 已通知经营企业 已通知药监部门D.关联性评价(1)使用医疗器械与已发生/可能发生的伤害事件之间是否具有合理的先后时间顺序 是 否(2)已发生/可能发生的伤害事件是否属于所使用医疗器械可能导致的伤害类型是 否 不清楚(3)已发生/可能发生的伤害事件是否可用合并用药和/或械的作用、患者病情或其他非医疗器械因素来解释 是 否 不清楚评价结论:很可能可能有关可能无关无法确定E. 不良事件评价24省级监测技术机构评价意见(可另附附页): 25国家监测技术机构评价意见(可另附附页): A患者资料 1姓名:2年龄:3.性别 男 女4预期治疗疾病或作用:B不良事件情况 5事件主要表现:
8、6事件发生日期: 年 月 日7发现或者知悉时间: 年 月 日8. 医疗器械实际使用场所: 医疗机构 家庭 其它(请注明):9.事件后果 死亡 (时间); 危及生命; 机体功能结构永久性损伤; 可能导致机体功能结构永久性损伤; 需要内、外科治疗避免上述永久损伤; 其它(在事件陈述中说明)。10.事件陈述:(至少包括器械使用时间、使用目的、使用依据、使用情况、出现的不良事件情况、对受害者影响、采取的治疗措施、器械联合使用情况)报告人: 医师 技师 护士 其他 报告人签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填写要求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由题眉、患者资料、不良事件情况、医疗器械情
9、况、关联性评价、不良事件评价及题末7部分组成。1.题眉 A报告日期:是指填报人填报该次不良事件时的确切时间。B编码:由省(区、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填写,按以下排列方式:省 (区、市) 年份 流水号 注:省(区、市)编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填写。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中,编码由系统自动生成。C报告来源:是指填报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单位的类别,填写时请选择相应的选项,并在“”中划“”。D单位名称:是指填报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单位的全称,不可用简称。E联系地址、电话及邮编:是指填报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单位的联系地址、电话及邮编。2.患者资料A患者姓名:是指患者真实全名。若患者
10、姓名无法获知,应填写未知;新生儿无姓名,应填写子或女。B年龄:是指患者发生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时的实际年龄,字体为阿拉伯数字。若患者年龄小于1岁,应填写具体的月份或天数,如6个月。C性别:是指患者的性别,填写时请选择相应的选项,并在“”中划“”。D预期治疗疾病或作用:是指涉及不良事件的医疗器械用于治疗的疾病或者预计使用该医疗器械所发挥的作用,例如血管内支架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不良事件情况A事件主要表现:是指使用医疗器械后引发的、可能与该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有害事件(且与质量、医疗事故无关)。填写不良事件主要表现要明确、具体,如放置节育器后,出现意外脱落者,可填写“节育器脱落”。B事件发生日
11、期:是指不良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如:年月日,字体为阿拉伯数字。C发现或知悉时间:是指报告单位发现或知道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确切时间,如:年月日,字体为阿拉伯数字。D医疗器械使用场所:是指涉及不良事件的医疗器械的实际使用场所,填写时请选择相应的选项,并在“”中划“”。若选择的是其他,请注明具体使用场所。 E事件后果:是指不良事件所导致的有害的或不幸的结果。填写时请选择相应的事件后果,并在“”中划“”。其中,事件后果为死亡的应填写具体死亡时间,格式为“年月日”,字体为阿拉伯数字;事件后果为其他的应在事件陈述中进行说明。F事件陈述:至少包括医疗器械使用时间、使用目的、使用依据、使用情况、出现的不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器械 不良 事件 上报 登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