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四个年度完整指标统计表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四个年度完整指标统计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四个年度完整指标统计表(253页珍藏版)》请在素问文库上搜索。
1、三 级医院 评审标准(2020年版)湖北 省实 施 细则 指标统 计表内容 数据 来源第一章资源配置与运行数据指标一、床位配置(一)核定床位数 卫生资源统计年报(二)实际开放床位数 卫生资源统计年报(三)平均床位使用率 卫生资源统计年报二、卫生技术人员配备(一)卫生技术人员数与开放床位数比 卫生资源统计年报(二)全院护士人数与开放床位数比 卫生资源统计年报(三)病区护士人数与开放床位数比 卫生资源统计年报(四)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数与开放床位数比 卫生资源统计年报三、相关科室资源配置(一)急诊医学科1.固定急诊医师人数占急诊在岗医师人数的比例 国家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 注册系统2.固定急
2、诊护士人数占急诊在岗护士人数的比例 国家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系统(二)重症医学科1.重症医学科开放床位数占医院开放床位数的比例 卫生资源统计年报2.重症医学科医师人数与重症医学科开放床位数比 国家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 注册系统3.重症医学科护士人数与重症医学科开放床位数比 国家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 注册系统(三)麻醉科1.麻醉科医师数与手术间数比 国家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 注册系统2.麻醉科医师数与日均全麻手术台次比 国家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 注册系统(四)中医科1.中医科开放床位数占医院开放床位数的比例 卫生资源统计年报2.中医科中医类别医师人数与中医科开放
3、床位数比 国家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系统3.中医科护士人数与中医科开放床位数比 国家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系统(五)康复医学科1.康复科开放床位数占医院开放床位数的比例 卫生资源统计年报2.康复科医师人数与康复科开放床位数比 卫生资源统 计年报3.康复科康复师人数与康复科开放床位数比 卫生资源统计年报4.康复科护士人数与康复科开放床位数比 卫生资源统计年报(六)感染性疾病科1.固定医师人数占感染性疾病科在岗医师人数的比例 国家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系统2.固定护士人数占感染性性疾病科在岗护士人数的比例 卫生资源统计年报3.感染性疾病科开放床位数占医院开放床位数的比例 卫
4、生资源统计年报(七)药学部门1.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占比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2.每百张病床临床药师数四、运行指标(一)相关手术科室年手术台次数占其出院人次比例 卫生资源统计年报(二)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重 卫生资源统计年报五、科研指标(一)新技术临床转化数量1.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2.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技成果转化金额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二)取得临床相关国家专科数量1.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发明专利数量 医院自行填报2.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实用新型专利数量 医院自行填报第二章医疗服务能力与医院质量安全指标一、医疗服务能力(一)收治病种数量(ICD-10四位亚目数量)湖北省住院
5、医疗服务绩效评估平台(湖北省 DRGs 绩效评估平台)(二)住院术种数量(ICD-9-CM-3四位亚目数量)湖北省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估平台(湖北省 DRGs 绩效评估平台)(三)DRG-DRGs组数 湖北省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估平台(湖北省 DRGs 绩效评估平台)(四)DRG-CMI 湖北省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估平台(湖北省 DRGs 绩效评估平台)(五)DRG时间指数 湖北省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估平台(湖北省 DRGs 绩效评估平台)(六)DRG费用指数 湖北省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估平台(湖北省 DRGs 绩效评估平台)二、医院质量指标(一)年度国家医疗质量安全目标改进情况1.1急性ST段抬高型心
6、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 NCIS1.2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 NCIS1.3肿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1.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1.5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1.5.1VTE风险初始评估率1.5.2出血风评估率1.5.3采取VTE恰当预防措施比率1.5.4医院相关性VTE发生率1.6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1.6.1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1.6.2病案首页主要诊断选择正确率1.7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1.7.1床均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1.7.2每百名出院人次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1.8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1.9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1.10阴道分娩并发
7、症发生率(二)患者住院总死亡(三)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四)手术患者住院死亡率(五)住院患者出院后0-31天非预期再住院率(六)手术患者术后48小时/31天内非预期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率6.1手术患者术后48小时内非预期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率6.2手术患者术后31天内非预期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率(七)ICD低风险病种患者住院死亡率(八)DRGs低风险组患者住院死亡率三、医疗安全指标(年度医院获得性指标)(一)手术患者手术后肺栓塞发生例数和发生率1.1手术患者手术后肺栓塞发生例数1.2手术患者手术后肺栓塞发生率 湖北省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估平台(湖北省DRGs 绩效评估平台)(二)手术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
8、栓发生例数和发生率2.1手术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例数 湖北省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估平台(湖北省DRGs 绩效评估平台)2.2手术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湖北省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估平台(湖北省DRGs 绩效评估平台)(三)手术患者手术后败血症发生例数和发生率3.1手术患者手术后败血症发生例数3.2手术患者手术后败血症发生率(四)手术患者手术后出血或血肿发生例数和发生率4.1手术患者手术后出血或血肿发生例数4.2手术患者手术后出血或血肿发生率(五)手术患者手术伤口裂开发生例数和发生率5.1手术患者手术伤口裂开发生例数5.2手术患者手术伤口裂开发生率(六)手术患者手术后猝死发生例数和发生率6.
9、1手术患者手术后猝死发生例数6.2手术患者手术后猝死发生率(七)手术患者手术后呼吸衰竭发生例数和发生率7.1手术患者手术后呼吸衰竭发生例数7.2手术患者手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率(八)手术患者手术后生理/代谢紊发生例数和发生率8.1手术患者手术后生理/代谢紊乱发生例数8.2手术患者手术后生理/代谢紊乱发生率(九)与手术/操作相关感染发生例数和发生率9.1与手术/操作相关感染发生例数9.2与手术/操作相关感染发生率(十)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发生例数和发生率10.1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发生例数10.2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发生率(十一)手术患者麻醉并发症发生例数和发生率11.1手术患者麻醉并发症发生例数11.2
10、手术患者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十二)手术患者肺部感染与肺机能不全发生例数和发生率12.1手术患者肺部感染与肺机能不全发生例数12.2手术患者肺部感染与肺机能不全发生率(十三)手术意外穿刺伤或撕裂伤发生例数和发生率13.1手术意外穿刺伤或撕裂伤发生例数13.2手术意外穿刺伤或撕裂伤发生率(十四)手术后急性肾衰竭发生例数和发生率14.1手术后急性肾衰竭发生例数14.2手术后急性肾衰竭发生率(十五)各系统/器官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和发生率15.1各系统/器官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15.2各系统/器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十六)植入物的并发症(不包括脓毒症)发生例数和发生率16.1植入物的并发症(不包括脓毒症)发生
11、例数16.2植入物的并发症(不包括脓毒症)发生率(十七)移植的并发症发生例数和发生率17.1移植的并发症发生例数17.2移植的并发症发生率(十八)再植和截肢的并发症发生例数和发生率18.1再植和截肢的并发症发生例数18.2再植和截肢的并发症发生率(十九)介入操作与手术后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例数和发生率19.1介入操作与手术后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例数19.2介入操作与手术后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二十)新生儿产伤发生例数和发生率20.1新生儿产伤发生例数20.2新生儿产伤发生率(二十一)阴道分娩产妇产程和分娩并发症发生例数和发生率21.1阴道分娩产妇产程和分娩并发症发生例数21.2阴道分娩产妇产程和分
12、娩并发症发生率(二十二)剖宫产分娩产妇产程和分娩并发症发生例数和发生率22.1剖宫产分娩产妇产程和分娩并发症发生例数22.2剖宫产分娩产妇产程和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二十三)2期及以上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例数和发生率23.12期及以上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例数23.22期及以上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二十四)输注反应发生例数和发生率24.1输注反应发生例数24.2输注反应发生率(二十五)输血反应发生例数和发生率25.1输血反应发生例数25.2输血反应发生率(二十六)医源性气胸发生例数和发生率26.1医源性气胸发生例数26.2医源性气胸发生率(二十七)住院患者医院内跌倒/坠床所致髋部骨折发生例数和发生率27
13、.1住院患者医院内跌倒/坠床所致髋部骨折发生例数27.2住院患者医院内跌倒/坠床所致髋部骨折发生率(二十八)临床用药所致的有害效应(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和发生率28.1临床用药所致的有害效应(不良事件)发生例数28.2临床用药所致的有害效应(不良事件)发生率(二十九)血液透析所致并发症发生例数和发生率29.1血液透析所致并发症发生例数29.2血液透析所致并发症发生率第三章重点专业质量控制指标一、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麻醉科人力资源配置1.1麻醉科医患比1.2麻醉科护台比(二)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2.1级2.2级2.3级2.4级2.5级2.6级2.7未定级(三)急诊非择
14、期麻醉比例(四)各类麻醉方式比例4.1椎管内麻醉4.2插管全麻4.3非插管全麻4.4复合麻醉4.5其他麻醉方式(五)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六)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转出延迟率(七)PACU入室低体温率(八)非计划转入ICU率(九)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率(十)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死亡率(十一)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心跳骤停率(十二)术中自体血输注率(十三)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13.1椎管内麻醉后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率13.2中心静脉穿刺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3.3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率13.4麻醉后新发昏迷发生率二、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ICU患者收治率和
15、ICU患者收治床日率1.1ICU患者收治率1.2ICU患者收治床日率(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评分)15分患者收入率(入ICU24小时内)(三)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四)感染性休克6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五)ICU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六)ICU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率(七)ICU患者预计病死率(八)ICU患者标化病死指数(九)ICU非计划气管插管拔管率(十)ICU气管插管拔管后48h内再插管率(十一)非计划转入ICU率(十二)转出ICU后48h内重返率(十三)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十四)ICU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
16、感染(CRBSI)发病率(十五)ICU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CAUTI)发病率三、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急诊科医患比(二)急诊科护患比(三)急诊各级患者比例(级、级、级、级)3.1级3.2级3.3级3.4级(四)急诊抢救患者滞留时间中位数(五)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平均门药时间及门药时间达标率5.1行溶栓药物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平均门药时间5.2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门药时间达标率(六)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平均门球时间及门球时间达标率6.1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平均门球时间6.2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门球时间达标
17、率(七)急诊抢救室患者死亡率(八)急诊手术患者死亡率(九)ROSC成功率(十)非计划重返抢救室率(十一)急诊诊断符合率四、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标本类型错误率(二)标本容器错误率(三)标本采集量错误率(四)血培养污染率(五)抗凝标本凝集率(六)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七)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八)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不合格率(九)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十)室间质评项目不合格率(十一)实验室间比对率(用于无室间质评计划检验项目)执行实验室间比对的检验项目/同期无室间质评计划检验项目总数X100%(十二)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急诊:1.三大常规30min;2.生化、免疫12
18、0min;常规:480min)12.1三大常规30min12.2生化、免疫120min12.3常规:480min(十三)检验报告不正确率(十四)危急值通报率(十五)危急值通报及时率五、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每百张病床病理医师数 卫生资源统计年报(二)每百张病床病理技术人员数 卫生资源统计年报(三)标本规范化固定率(四)HE染色切片优良率(五)免疫组化染色切片优良率(六)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及时率(七)组织病理诊断及时率(八)细胞病理诊断及时率(九)各项分子病理检测室内质控合格率(十)免疫组化染色室间质评合格率(十一)各项分子病理室间质评合格率(十二)细胞学病理诊断质控符合率
19、(十三)术中快速诊断与石蜡诊断符合率六、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二)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四)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五)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六)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七)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八)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九)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十)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十一)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十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十三)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七、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一)每千单位用血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二)临床输血申请单合格率(三)受血者标本血型复查率(四)输血相
20、容性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率(五)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六)千输血人次输血不良反应上报例数(七)一二级手术台均用血量(八)三四级手术台均用血量(九)手术患者自体输血率(十)出院患者人均用血量八、呼吸内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一)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确诊检查的比例(二)急性PTE行深静脉血栓相关检查比例(三)急性PTE行危险分层相关检查比例(四)住院期间行溶栓治疗的高危急性PTE患者比例(五)急性PTE患者住院期间抗凝治疗比例(六)急性PTE患者住院死亡率(七)急性PTE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大出血比例(八)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住院期间动脉血气比例(九)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
21、住院期间胸部影像学检查比例(十)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住院期间心电图检查比例(十一)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住院期间超声心动图检查比例(十二)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住院期间抗感染治疗前病原学送检比例(十三)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住院期间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应用比例(十四)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住院死亡率(十五)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死亡率(十六)住院成人CAP患者进行CAP严重程度评估的比例(十七)低危CAP患者住院比例(十八)CAP患者住院期间抗感染治疗前病原学送检比例(十九)CAP患者住院死亡率(二十)住院CAP患者接受机械通气的比例九、产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一)剖宫产率/初产妇
22、剖宫产率1.1剖宫产率1.2初产妇剖宫产率(二)阴道分娩椎管内麻醉使用率(三)早产率/早期早产率3.1早产率3.2早期早产率(四)巨大儿发生率(五)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六)严重产后出血患者输血率(七)孕产妇死亡活产比(八)妊娠相关子宫切除率(九)产后或术后非计划再次手术率(十)足月新生儿5分钟Apgar评分7分发生率十、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一)癫痫与惊厥癫痫持续状态1.1癫痫发作频率记录率1.2抗癫痫药物规范服用率1.3抗癫痫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1.4癫痫患者病因学检查完成率1.5癫痫患者精神行为共患病筛查率1.6育龄期女性癫痫患者妊娠宣教执行率1.7癫痫患者择期手
23、术在院死亡率1.8癫痫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癫痫患者术后病理明确率1.10癫痫手术患者出院时继续抗癫痫药物治疗率1.11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发作控制率1.12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初始治疗标准方案应用率1.13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麻醉药物应用率1.14难治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应用率1.15在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脑电监测率1.16在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影像检查率1.17在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脑脊液检查率1.18在院期间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病因明确率1.19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在院死亡率1.20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随访(出院30天内)死亡率(二)脑梗死
24、2.1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估率2.2发病24小时内脑梗死患者急诊就诊30分钟内完成头颅CT影像学检查率2.3发病24小时内脑梗死患者急诊就诊45分钟内临床实验室检查完成率2.4发病4.5小时内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率2.5静脉溶栓的脑梗死患者到院到给药时间小于60分钟的比例2.6发病6小时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治疗率2.7脑梗死患者入院48小时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率2.8非致残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小时内双重强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率2.9不能自行行走的脑梗死患者入院48小时内深静脉血栓预防率2.10脑梗死患者住院7天内血管评价率2.11住院期间脑梗死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率2.12住院期间
25、合并房颤的脑梗死患者抗凝治疗率2.13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筛查率2.14脑梗死患者康复评估率2.15.1出院时脑梗死患者抗栓/他汀类药物治疗率2.15.2出院时脑梗死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率2.16.1出院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的脑梗死患者降压药物治疗率2.16.2出院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的脑梗死患者降糖药物治疗率2.16.3出院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的脑梗死患者抗凝治药物疗率2.17脑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率2.18发病24小时内脑梗死患者血管内治疗率2.19发病24小时内脑梗死患者血管内治疗术前影像学评估率2.20发病24小时内脑梗死患者行血管内治疗90分钟内完成动脉穿刺率2.21发病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级 医院 评审 标准 2020 年版 四个 年度 完整 指标 统计表